找到相关内容249篇,用时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荒漠佛国悲风

    世风日下。有道是无私才能无畏,既然无似不可得,无畏当然缺乏底气;但今人或认为无知境界尚容易达到,故不断在印证无知确能无畏。龟兹罗什大师之“关河之说”的现代传承者印顺导师已届百岁寿诞,其所遭遇的一片谩骂甚至于...

    金易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44941108.html
  • 慧剑闪烁:密乘是非分辨论

    ,这话真灵验。该法师谩骂“密宗无益于身心,无益于国族,律以佛教本义,几乎无不为反佛教者”。造密教“无益于身心,无益于国族”的舆论,是想把密宗从信仰领域排...

    多识仁波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62241964.html
  • 札嘎仁波切著:山法宝鬘论(二)

    目的,于是也就不得不供养一点财物。可是,这些人在暗地里,却经常逢人便说“我们的这位住山修行人的欲望可真的是强烈得不得了啊。”接着便口出不逊,指责谩骂。当下我们如果对世间人的秉性细心揣测,就很容易知道这...

    札嘎仁波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73442028.html
  • 札嘎仁波切著:山法宝鬘论(三)

    性格恶劣之人往往孤芳自赏,自命不凡,对谁也不恭敬,所以闻思修行的智慧也无法生起。总而言之,秉性恶劣之人任何善妙的功德也不会生起,而当别人指责自己的过失时,简直要被气哭了。可是他在恶言谩骂别人时,即便...

    札嘎仁波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73542029.html
  • 禅宗六变——第四章 南禅──禅宗四变(1)

    觉妙觉是破执凡夫,菩提涅盘是系驴橛,十二分教是鬼神簿,拭疮疣纸,四果三宝,初心十地是守古冢鬼,自救不了。[《五灯会元》卷7,德山宣鉴禅师。]  一连串如此恶毒的谩骂,居然说是“先祖”的精神!但当你了解...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01543997.html
  • 令人赞叹的伏虎和尚

    佛法的内修是讲究实力的,并不是在那边耍嘴皮,谩骂,门户派系斗争,谤佛、谤法、谤僧,为知识障、文字障所困,活在我、法二执与边见、见取见、我见之中,如果这样的话,除了浪费命光、自欺欺人之外,万一误人子弟,...能感动天地及一切有情众生的。圣佶法师说:“阮是小和尚,也不是什么高僧大德,但土法炼钢,老实修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啊!”是的,真要了脱生死,自利利他。不是光会世智聪辩、耍嘴皮,或互相攻讦、谩骂等门户之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3644336.html
  • 僧伽制度的革新

    这批青年受西方文化思想的刺激,面对国家屈辱的接踵而来,不满现实的政治体制等各种因素凑合而成,遂逐渐形成社会一股浮夸、浪漫,或谩骂的新文化反动气息。这就是太虚法师所谓的「高等游民」或「都市浪子」。因此,他...

    太虚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30744401.html
  • 当代台湾如来藏思想的诤议与回应──印顺之后的如来藏学诤议之评议(2)

    类似的论点不断出现于蔡氏的论文之中,但是往往多了一些情感色彩和接近谩骂的行文方式(如上文的举例)。相对于蔡氏的见解,我阐述下下各点:  (1)论蔡耀明所谓的佛学研究的内部和外部:佛教研究和佛学研究是一种世界文化现象,国际化的佛学研究法能够将佛陀的普世智慧用现代的意义脉络加以解读,这该是十分值得赞叹的,而不是如蔡氏加之诋毁为一种异化和边陲化。佛陀的普世智慧不能分什 “内部”和“外部”,所以,并不是...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34444488.html
  • 从佛教人伦理精神对中国当代社会之反省

    一切法空也。(注27)亦即是以智慧为中心;内在心地慈悲;外在态度、语言谦和。其实,佛教的三藏也不出这三点范围。或间有极少的“批评性的重话”,但绝无轻慢、挖苦、谩骂、粗鲁的语言。(二)喻意与批评 ...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1645771.html
  • 戒律之原理--以不杀生戒为例

    家、世界的和乐生存,所以‘不得妄语’。妄语中,如欺诳 不实的‘诳语’,谄媚以及诲盗诲淫的‘绮语’,挑拨是非 的‘两舌’,刻薄谩骂的‘恶口’,这总称为妄语而应加禁 ...

    释昭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1446239.html